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土壓力,地壓力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arth pressure
作者: 洪如江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土壤作用於任何界面之壓力或力。土壓力共有三種:
  1. 主動土壓力(active earth pressure)Pa,Pa篇土壓力之最小值,發生之條件為土體因界面退卻而全面曲伏(yield),致其破壞面(或潛在破壞面)上之剪應力完全等於其抗剪強度。
  2. 被動土壓力(passive earth pressure)Pp,Pp為土壓力之最大值,發生之條件為土體受到充分推擠,致其潛在破壞面上之剪應力完全等於其抗剪強度。
  3. 靜止土壓力(earth pressure at rest)P0,P0為土體在自然沈積、壓密完成後,未受推擠、不發生屈伏之狀態下的土壓力。
  土壓力,常指擋土牆所受到來自牆背土壤之側向壓力,故又稱側向土壓力(lateral earth pressure)。若擋土牆退卻至牆背土壤發生全面性之剪力破壞,則其側向土壓力亦降至一最小值,稱主動側向土壓力(active lateral earth pressure),簡稱主動土壓力。若擋土牆向牆背土壤推擠至牆背土壤發生全面性之剪力破壤,則其側向土壓力升至一最大值,稱被動側向土壓力(passive lateral earth pressure),簡稱被動土壓力。若擋土牆完全不動,且不發生任何變形,則擋土牆受到靜止側向土壓力(lateral earth pressure at rest),簡稱靜止土壓力。任何擋土牆,無論多麼剛強,都難免有一點變形、位移、轉動,易於達到主動土壓力之狀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土壓力,地壓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