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年制教育學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chelor of Education
作者: 沈姍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英國的師資培育制度就其歷史發展看來,可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是學徒制度的發展,係針對想當教師者延伸其小學後之教育;第二個階段是由中等學校培育;第三個階段的師資培育則是在專門的師範學院實行;第四個階段則是將單一目標的師範學院與高等教育的其他部門合併,成為「高等教育機構」,訓練年輕人擔任各種不同的職業,包括教學在內;第五個階段則是將所有的師資培育都置於大學之內。
  由此師資培育的發展過程看來,英國在一九六三年〔魯賓新報告書〕(Robbins Report)中建議,將師範專科學校(Training College)改為師範學院(College of Education),且加強大學與師範教育之聯繫,並提供四年制教育學士課程;英國政府也逐步施行這些建議。一九七二年〔詹姆斯報告書〕(JamesReport)則對於師範教育進一步提出改革方案。當時的教育部在接受其部分建議後,增設了三年制的尋常級教育學士學位,其學位係由大學或由國家學歷頒授委員會承認,教師資格由教育科學部核定。從此英國教育學士學位即有三年制與四年制之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三年制教育學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