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情境教學實驗(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朱益明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情境教學實驗,是指江蘇省南通師範第二附屬小學特級教師李吉林自一九八○年代初起所探討的語文教學改革試驗,目前已形成情境教學法。
  李吉林認為:情境教學法是指「遵循反映論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具體生動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引導他們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種教學法。」情境分五個層面:實物情境、記憶情境、模擬情境、語言情境和想像情境。各個情境都必須具有六個特點:感知性、完整性、系統性、情感性、藝術性和模糊性。
  針對不同的課堂教學性質,有不同的情境教學課堂類型:
  1.生活展示情境,用於觀察作文課教學。教學的過程為,確定學生觀察的範圍,選擇典型的場景,安排觀察順序,進行觀察指導。
  2.實物演示情境,用於知識性課文教學。教師在課上精心選取實物,在演示中凸出讓學生感知的對象。
  3.圖畫再現情境,用於閱讀教學課教學。有三種表現形式:放大課文插圖;剪貼畫;簡易粉筆畫。教學的步驟為:教師指點觀察方法;啟發學生由圖思考問題;教師再用語言描述圖畫,激發學生的情緒與想像。
  4.音樂渲染情境,用於抒情性的散文、詩歌、小說及富有幻想的童話的教學。教師必須確定樂曲,且選擇恰當的表現形式(如錄音、現場演奏、師生演唱等)。
  5.表演體會情境,用於描寫人物形像、動物形像一類的課文教學。方法是先讓學生熟悉課文中的角色,並進行感知,然後讓他們體會角色感,最後要求他們進入角色。
  6.語言描繪情境。通過教師運用規範性、啟發性和形象性的語言,描繪出課文中的情形,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九八八年二月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李吉林的專著〔情境教學實驗與研究〕一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情境教學實驗(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