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沙普,崔拉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arp, Twyla (1942-)
作者: 陳勝美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她是美國的舞者和編舞家,1942年生於印第安那州。大學主修藝術卻積極投入舞蹈表演工作。師事伊果.史維佐夫(Igor Schwezoff)、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艾文.尼克萊(Alwin Nikolais)、摩斯.肯寧漢(Merce Cunningham)、保羅.泰勒(Paul Taylor)等舞蹈名家。1963年加入泰勒的舞團,1965年離開舞團,展開她豐富多彩的編舞生涯。由於她富有突破傳統編舞技巧的觀念及前衛實驗的精神,使她成為當代舞蹈界的標竿。她的作品融合現代舞、爵士舞和芭蕾舞的技巧,這種手法不僅豐富了現代舞,更為古典芭蕾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泉源,開拓了更多的可能性。她的重要作品有:《坦克潛水》(Tank Dive, 1965)、《發生》(Generation, 1968)、《雙座轎車》(Deuce Coupe, 1973)、《時光流逝》(As Time Goes By, 1973)、《生死關頭》(Push Comes to Shove, 1976)、《毛髮》(Hair, 1978)、《凱薩琳輪轉》(The Catherine Wheel, 1979)、《布拉姆斯和帕克尼尼》(Brahams/Paganini, 1980)、《阿瑪迪斯》(Amadeus, 1984)……等。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崔拉.莎普舞團演出節目單》1983、朱美玲〈嚮往、追求和塑造事物新形象的崔拉.莎普〉《表演藝術》1994.10。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沙普,崔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