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皮貨工人戰鬥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urriers´ Sword Dance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是在匈牙利之工匠同業公會(Craftsmen´ Guilds)還須負責防衛城牆與河堤的時代,布拉索(Brasso)地區之皮貨工人,包括撒克遜人與匈牙利人等,所表演的一種劍舞,藉此可以提供一種訓練工人如何使用武器、防衛地方的方法。舞蹈採模擬戰鬥之方式,兩人之間以劍相鬥,每人手中持一盾牌。在戰鬥之前,有跑步、空中跳躍及從對方腿下穿過等動作。舞者身穿緊身褲、舊式軍服上衣,足登帶繸之鞋。此種舞蹈並非皮貨工人之工作舞,而為一種舊式的戰鬥舞,為當年歐洲流行之模擬決鬥「Matassino」或「Bouffones」〔見劍術舞蹈(Bouffones)〕之餘緒。皮貨業中確曾提供其工人一種武器,以為軟化生皮之工具。1744年,此種舞蹈被禁止,可能因其已具危險性,而當時城牆上之戰鬥已不復存在,因此其舞劍之技巧遂湮沒不彰。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皮貨工人戰鬥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