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游氏弓蟹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游氏弓蟹
英文名: Varuna yui
描述:
俗稱扁蟹仔,英名Paddler crab, Sundaic paddler crab。頭胸甲寬約可達5公分,呈略為扁平的四角形,表面光滑無毛,只有在溝紋中有一些細點,橫向與縱向均對稱的隆起,鰓區不明顯,其餘分區明顯,中央有H形溝紋,邊緣鋒銳,前額寬廣,額緣平直,甲寬為額寬的2.5倍,上眼窩邊緣有裂隙且略為外翻,其內角稍微向下彎曲。前側緣含眼窩外齒共具有3齒,第 1齒的邊緣接近截形,第2齒比第1齒略短且稍微凸起,第3齒最小,接近縱向或相當收斂;後側緣由第3齒處成一下傾的斜面至最後一對步腳基部,並向後靠攏。兩螯的形狀與大小相同,長度與同胸甲的大小成比例,雌蟹的螯腳比雄蟹小,但差異不大,表面光滑,長節內緣具有5至7個小齒,腕節內角有一大的尖銳結節,兩旁通常各有一個小結節,內上緣有軟毛。指尖不呈匙狀,但略向內彎,兩指之間有一窄小的空隙,內緣具有小齒。步腳長扁,第3對步腳較大,長節的前緣近末端處有一小刺,前節與指節的前後緣均密生長軟毛,長節的寬度約為其長度的0.35倍,指節的長度約為長節的0.6倍。雄蟹的第一腹肢粗壯,兩端分為2片大小相差很多的葉片,但較大葉由一深裂與彎曲環繞的幾丁質褐色脊分成兩葉,在突出軟脊所包圍的內葉頂端有一生殖孔。腹部呈三角形,尾節的長度大於寬度。雌性的腹部呈舌狀。 全身呈灰色、褐色至黑褐色,螯腳呈黃褐色,掌部、指節外側帶紅棕色,指部白色。步腳有深色斑紋。
分布:
本種為首先在臺灣發現的新種,分布於東南亞和東亞熱帶地區,包括琉球、臺灣、香港、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臺灣地區僅採集自宜蘭縣。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