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洋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āng yá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汪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āng yáng |
解釋:
1.水勢浩大。《楚辭.王襃.九懷.蓄英》:「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平妖傳》第四○回:「李遂上前,叫軍士一條麻繩索兒,綁縛個四馬攢蹄。就打入胡永兒偽宮中來,只見一派汪洋大水,並無門路。眾人都慌了。」 2.比喻氣度寬宏。南朝梁.劉孝威〈重光〉詩:「風神瀟落,容止汪洋。」唐.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詩:「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3.比喻文章氣勢盛大。《新唐書.卷一七六.列傳.韓愈》:「橫騖別驅,汪洋大肆。」《宋史.卷三三九.列傳.蘇轍》:「轍性沉靜簡潔,為文汪洋澹泊,似其為人,不願人知之,而秀傑之氣終不可掩。」 4.形容非常恢宏深廣。唐.沈佺期〈則天門赦改年〉詩:「歌舞將金帛,汪洋被遠黎。」唐.韓愈〈殿中侍御史李君墓誌銘〉:「其說汪洋奧美,關節開解。」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汪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 名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對應華語: | 汪洋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汪洋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