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情緒感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motional Contagion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情緒感染是在看見別人的情緒表現時,不禁也產生同樣的情緒反應,如表情、聲音、姿勢、動作等。從理論上說,或者出自意識的理解,或者由於分擔別人的感受,或是因當前情境的制約作用,或甚至只是本原的反應,不知不覺的受到感染。
  另一方面,情緒感染也可視為受神經系統的控制,無法自持的模仿面對的人的表現;或是回應對方的表現,面部出現喜怒悲之情,聲音變化,姿態失去原有的狀況,不自覺的出現與對方相同的動作。總之是由對方的情緒表現引起本身的情緒作用。
  研究者觀察面部表情的感染,因對方的變化而變化,且極為迅速(E. Haggard, K. Isaacs, 1966);動作的感染則不一定同時包括面部表情(J.T. Cacioppo, 1990);快樂或憤怒的感染有明顯的面部肌肉活動(U. Dimberg, 1982);而嬰兒十週後即受母親面部所現的悲喜之情的感染(J. Haviland & M. Lelwica, 1987)。因而認為情緒表現是由模仿學習而來,可以追溯學習的來源,即是自幼經常模仿某人的情緒表現者,待到自己主動有情緒作用時,會出現同樣的表現。研究兒童情緒發展者發現同情的表現即是自幼由模仿學習而來,因此對情緒作用和反應的教導遂成為不容忽視的事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情緒感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