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憤啟悱發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程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憤啟悱發」是孔子當年教人常用的方法。據〔論語‧述而篇〕載:「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朱熹注云:「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孔子教學,重視啟發,可說已開近代啟發教學生的先河。又〔論語‧衛靈公篇〕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意謂一個人如果不時常思考,並追問道理的究竟,老師就沒有辦法啟導他了。由此可見教學是教師幫助學生學習,而不是代替學生學習。
  孔子認為一個不能自動提出問題,不肯積極思考,不能舉一反三的學生,就表示其不堪造就;這種學生,即使勉強他學習,也是沒有用的。
  〔論語‧八佾篇〕又載:「子夏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證明孔子用啟發的方法,讓子夏主動去認識繪畫與禮的關係 ,與希臘蘇格拉底(Socrates)以產婆法教學生自己去發現真理,有異曲同工之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憤啟悱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