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遊戲衝動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ory of Play-Impulse
作者: 郭禎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和席勒(F. von Schiller)皆有遊戲衝動說之主張。康德認為藝術的美的創造,是從遊戲的本能出發,和實際生活毫無關係,而在消耗了生活上的剩餘精力之後,可以得到一種快感。席勒在〔美育書簡〕中也主張藝術是生命力餘裕的表現,而遊戲衝動的旺盛,則是人類文化進步的一種標誌。英國哲學家斯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主張無論人或動物,精力一旦有了剩餘,就要隨自己的心意往外發洩,這便是遊戲行為形成的原因;吾人因每日將精力用於日常生活的必要事務上,一有餘力,就想利用這分精力去從事藝術的創造活動,這是藝術起源的原因。因此遊戲衝動不過是精力過剩而發洩的「變形動作」而已。以兒童的活動為比喻,則塗鴉、唱遊、堆積木、玩黏土、說故事等遊戲,即是繪畫、舞蹈、音樂、雕塑、建築等藝術之起源。蘭格(S. Langer)認為遊戲是孩提時的藝術,而藝術是形式成熟的遊戲,二者均含有假想的成分,且是一種有意自欺的行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遊戲衝動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