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曷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ㄩㄝ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通「何」、「盍」。多用於文言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代]
什麼時候。《詩經.王風.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三國魏.曹植〈平原懿公主誄〉:「扃關一闔,曷其復晰?」
[副]
1.何、為何。《書經.盤庚中》:「曷虐朕民?」《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2.何不。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二三.談異四.濮州女子》:「此地不久必大亂,不可留也,曷避之?」《清史稿.卷四七五.洪秀全傳》:「其黨張遂謀曰:『王得軍心,何鬱鬱受人制?中原不易圖,曷入川作玄德,成鼎足之業?』」
3.豈、難道。《荀子.彊國》:「眾庶百姓皆以貪利爭奪為俗,曷若是而可以持國乎?」《後漢書.卷三五.曹襃傳.論曰》:「禮云禮云,曷其然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a̍h
又音: i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副] ] 何必、何須、哪。反問語,表示疑問。
  2. [[副] ] 表示強調的語氣。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