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扞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àn
解釋:
  1. 護衛。同「捍」。
  2. 抵禦。同「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àn
解釋:
[動]
1.保衛。同「捍」。《書經.文侯之命》:「汝多修,扞我于艱。」漢.孔安國.傳:「扞我於艱難,謂救周誅犬戎。」唐.柳宗元〈封建論〉:「合為朝覲會同,離為守臣扞城。」
2.抵禦。同「捍」。《呂氏春秋.恃君覽.恃君》:「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衛,肌膚不足以扞寒暑。」漢.高誘.注:「扞,禦也。」
3.違反。《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序》:「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三折:「檢生死輪迴案,是誰人敢把這天條扞。」
[名]
古代射手保護手臂的皮製袖套。《漢書.卷九○.酷吏傳.尹賞傳》:「而鮮衣凶服被鎧扞兵者,悉籍記之。」唐.顏師古.注:「扞,臂衣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ā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主持、掌管。
  2. [[動] ] 用手扶著。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