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í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íng |
解釋:
[名] 1.舊稱表演歌舞、戲劇的人。如:「紅伶」、「女伶」、「名伶」。 2.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屬西南僰撣族系,散布於大陸地區廣西北部山區深處,以種山、狩獵為生。 3.姓。如黃帝時有伶倫。 [形] 1.靈巧、聰慧。如:「伶牙俐齒」。《紅樓夢》第六八回:「妹妹這樣伶透人,要肯真心幫助我,我也得個膀臂。」 2.參見「伶仃」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倖臣、弄臣。《說文解字.人部》:「伶,弄也。」清.段玉裁.注:「徐鍇曰:『伶人者,弄臣也。』《毛詩》:『寺人之令。』《釋文》曰:『令,《韓詩》作伶,云使伶。』」 2. 古樂官名。《國語.周語下》:「王弗聽,問之伶州鳩。」三國吳.韋昭.注:「伶,司樂官。」《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列傳》:「然猶詠歌於伶蕭,載陳於方策,豈不哀哉!」唐.李賢.注:「伶,樂官也。」 3. 舊稱表演歌舞、戲劇者。《新唐書.卷二二.禮樂志一二》:「帝製新曲,教女伶數十百人,衣珠翠緹繡,連袂而歌。」《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與伶人共舞於庭,以娛悅劉太后。」 4. 靈巧、聰慧。《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顏色,女工針指,卻也百伶百俐,只是心腸有些狠毒。」《紅樓夢》第六八回:「妹妹這樣伶透人,要肯真心幫助我,我也得個膀臂。」 5.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屬西南僰撣族系,散布於大陸地區廣西省北部山區深處,以種山、狩獵為生。 6. 姓。如黃帝時有伶倫。 |
|
注音: | ㄌㄧㄥ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伶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