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撓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á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áo |
解釋:
[動] 1.攪擾、阻擾。如:「阻撓」。《左傳.成公十三年》:「離散我兄弟,撓亂我同盟。」《莊子.駢拇》:「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於仁義。」 2.屈服、屈曲。如:「屈撓」、「百折不撓」。《國語.晉語二》:「抑撓志以從君,為廢人以自利也。」 3.抓、搔。如:「撓癢」、「抓耳撓腮」。《水滸傳》第三一回:「我的本事不要箱兒裡去取,正是撓著我的癢處。」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ngiáu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撓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攪擾、阻擾。如:「阻撓」。《說文解字.手部》:「撓,擾也。」《左傳.成公十三年》:「離散我兄弟,撓亂我同盟。」《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仲長統》:「貪殘牧民,撓擾百姓,忿怒四夷,招致乖叛。」 2. 攪動。《荀子.議兵》:「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淮南子.說林》:「使葉落者風搖之,使水濁者魚撓之。」 3. 煩擾、惱亂。唐.薛調〈無雙傳〉:「姊宜安靜自頤養,無以他事自撓。」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某為近得君貺家書,報薛家夫人不安,老妻日夕憂撓。」 4. 屈服、屈曲。如:「屈撓」。《孟子.公孫丑上》:「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撓,不目逃。」《國語.晉語二》:「抑撓志以從君,為廢人以自利也。」 5. 抓、搔。如:「撓癢」。《水滸傳》第三一回:「我的本事不要箱兒裡去取,正是撓著我的癢處。」《西遊記》第一回:「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 |
|
注音: | ㄋㄠ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撓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