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出豁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chū huò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ū huò
解釋:
1.解決困難的辦法。《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日間賭輸了錢,沒處出豁,夜間出來掏摸些東西。」《石點頭.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衣飾盡了,沒處出豁,未免變賣田產。」
2.開脫罪名。《水滸傳》第三○回:「卻把這文案都改得輕了,盡出豁了武松。」《平妖傳》第二五回:「是你趕婦人下井,你自下去打撈屍首起來,我稟過知州相公,出豁你的罪。」也作「出脫」。
3.脫身。《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冤倒不辯得,和我連累了,如何出豁?」《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我聞得妖人善能隱形遁法,可帶些破法物去,卻是豬血狗血大蒜臭尿,把他一灌,再也出豁不得。」
4.出息。《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八出》:「奴家求庇於李大公大婆,莊家有甚出豁?」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出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