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預防保健措施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phylactic Health Measur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為預防居民疾病的產生,所採取改善居民健康狀況的各種技術、方法與組織、措施的總稱。一般在居民中實行三級預防制措施。(1)第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乃針對病因和致病因素的預防措施,包括增進健康和特殊防護兩方面任務。增進健康乃是提高健康程度為目標所採取的一些衛生措施,如改善環境條件、普及衛生設施、發展生育計劃婦幼保健、指導各年齡組層營養、組織體育鍛鍊及發展衛生教育等。特殊防護為針對致病因採取的措施,如預防接種、控制環境中有害因素、或避免暴露環境中有害因素等。(2)第二級預防又稱臨床前期預防,即於疾病前期做到早期發現、診斷及治療。一般而言,病期越早被診斷,越容易治療,癒後也越好。具體方法有普查(篩檢)、定期健康檢查、高危險性族群之重點項目檢查等。如廣泛宣傳腫瘤八大信號、腫瘤篩檢、孕期之羊水穿刺、早期診斷胎兒遺傳性疾病等。(3)第三級預防又稱臨床預防。對已患某種疾病者及時治療,預防併發症,防止惡化及傷殘;對以喪失勞動力或殘疾者,通過復健醫療,使其身心早日康復,儘量恢復參與社會活動並延長其壽命。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預防保健措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