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撐竿跳高 - 教育百科
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le Jump
作者: 王順正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撐竿跳高屬於田徑運動中的田賽項目。十八世紀中葉,德國學校體育教材中出現了撐竿跳高的內容;十八世紀末,德國體育家顧茲姆斯(Qutsmutts)在學校體操課中教授撐竿跳高,其所著〔青年體操〕一書中,也有關於撐竿跳高的力學描述;十九世紀初期歐洲有些國家開始舉行撐竿跳高比賽。
  一八八九年的撐竿跳高比賽規則作了重大修訂,不允許運動員在起跳後雙手抓竿上爬,改採用插穴,即用插穴箱(Pole Vault Box)來支撐竿子。這一次修改導致撐竿跳高技術的重大改革;從此以後,撐竿跳高的技術逐漸發展成「鐘擺式」的技術。早期撐竿跳高比賽是使用木質竿,後因木質竿質量重、彈性小,會影響成績,至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交替時改用竹竿。一九四五年後,選手廣泛改用金屬竿;一九四八年,有少數運動員試用化學纖維製的尼龍撐竿;到了一九六二年,國際田徑協會承認尼龍竿創造的紀錄,人造纖維竿立即廣為世人所採用;目前撐竿跳高比賽所採用的撐竿材質並未予以限制。
  撐竿跳高比賽,選手手持竿子助跑一段距離後,將竿子插入插穴箱,然後起跳,身體騰越過竿,落下於五公尺平方大的軟墊上。撐竿跳高於一八九六年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目前仍只有男子細比賽。迄一九九四年止,世界撐竿跳高的最高紀錄為烏克蘭布卡(Sergey Bubka)的六‧一五公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撐竿跳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