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常州教育綜合改革(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唐曉杰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常州教育綜合改革始於一九八六年,一九八八年被定為中國大陸地區城市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城市。
  常州教育綜合改革之思路可概括為五個「觀念」、四個「綜合」、一個「重心」、兩個「堅持」和一個「體系」。五個「觀念」係指:「牢固確立教育與經濟雙向服務之觀念;立足於培養人、造就人、提高人之文明素質之觀念;依靠社會辦教育,辦好教育為人民之觀念;加強統籌,面向未來、爭創一流之觀念;依靠正確的教育思想和先進科學技術推進教育發展和改革之觀念。」四個「綜合」指的是:「教育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之綜合;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四塊教育改革之綜合;改善教育內外環境的宏觀改革與辦好教育內部建設、提高教育與教學質量之微觀改革的綜合」。一個「重心」係指「常州教育之重心為中等和中等以下之教育」。兩個「堅持」包括:「堅持把正確之政治方向和德育放在首位;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服務之方向」。一個「體系」則指「逐步建立一個主動適應常州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從幼兒園教育到高等教育協調發展、職前職後教育互相結合的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結構合理之教育體系」。
  常州教育綜合改革之範圍很廣,其中最主要為改良教育管理體制、增強政府對教育之統籌職能。基礎教育實行了程度不同之「分級辦學、分級管理」體制;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了地方為主、統籌管理、多方辦學、分工負責之體制,發揮行業、企業在辦學中之主管道作用,其中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基本做到統一布局、統一招生計畫、統一招生、統一考核與發證、統一安置畢業生,成人教育之各類培訓計畫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市政府則加強對教育事業規模、學校布局、專業設置、招生計畫、政策導向等方面之統籌。一九八九年成立市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其對內具有對各類教育之宏觀管理和調節職能,對外負有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和教育工作關係之職責;一九九○年成立市成人教育辦公室,形成了由政府主導、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參加的定期合議制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常州教育綜合改革(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