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斧徽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xe Symbol
作者: 張巧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克里特島著名的雙斧為克里特文明宗教(西元前2000年至西元前1400年)之神聖象徵。在諾索斯(Knossos)「雙斧大廳」(Great Hall of the Double Axes)及克里特島的其他中心,以極其簡單的形式舉行許多禮儀。在1936年的倫敦展示會,展示為數豐富的克里特文明遺跡物:「藍裝仕女」(The Ladies in Blue)及「神聖叢林與舞蹈」(The Sacred Grove and Dance)的縮小壁畫,有「一座神廟和觀眾群集的大觀眾席;在座的仕女們身穿時髦的服飾,有非常特別的摩登風味」。亦有克里特文明聖母女神(The Minoan Mother Goddess),她身伴兩頭獅子;手握她的雙斧。身著長袍的男孩女孩通過金銀作的教堂聖餐杯。穿著荷葉邊裙的女人們在一有聖樹的紀念壇前敬拜。戰士們持著八字型的盾,如稍後用於羅馬的沙力安(Sallian)舞蹈祭司們。在雅典的公牛禮儀儀式,不帶武器和盔甲。聖斧為在進行時攜帶,當記載月之循環時,它顯示出一些秘密,此源於巴比倫救世主吉兒葛美需(Gilgamesh)的差役。他的斧有兩種用途,以一邊他砍走阻礙的世界森林,以另一邊他殺掉敵對的世界動物。在天明時執斧向上,他從顯示在廣場上的鮮明陰影知道時刻;他的斧是指時針、武器、工具及深奧的象徵。從此之後閃亮的雙斧在許多儀式或典禮中經常出現。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斧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