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震旦公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周愚文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震旦公學係清末學校名;原名震旦學院,為復旦公學之前身。據朱有瓛〔中國近代學制史料〕,震旦學院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由丹徒馬相伯創於上海徐家匯;並請天主教耶穌會教士擔任義務講座,學校行政則由學生任之,養成自治之風。馬氏希望該校具有學苑(Akademie)的性質,故名震旦學院。又認為該校應擴大範圍,藉以收容四方思想不同、派別不同的有志青年,遂提出三項信條:一、崇尚科學,二、注重文藝,三、不談教理。初設語文、象數、格物、致知四門學科;教學時,英、法語並行。光緒三十年,耶穌會改派法籍神父南從周(Perrin)為總教習;因學校行政及宗教問題,爭端遂起。光緒三十一年春;馬氏微疾,入院養病,外籍教員乘機改革校政,別定規制,有違創辦初意。馬氏為免衝突,遂將一切教育事務,均歸於南神父。震旦學生一百三十人簽名退學;馬氏乃率學生離徐家匯,暫借吳淞提轅,定七月下旬開學,更名復旦公學(參見「復旦公學」)。惟耶穌會於原址繼續招生,民國二十一年(1932)定名為震旦大學(Aurora University)。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震旦公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