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雙沙海星 - 教育百科
美 | |
麗 | |
雙 | |
沙 | |
海 | |
星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美麗雙沙海星 |
英文名: | Dipsacaster pretiosus |
描述: 珍貴叢棘海星Dipsacaster pretiosus又名美麗雙沙海星,分布於水深60-200公尺深的泥沙底質區。外形呈星形,5腕,腕部比其他槭海星略短。腕的橫切面呈長方形。身體較厚實,口面及反口面均很平坦。腕結實,除腕尖端外,其他部份不易折斷。兩腕之間的夾角略大於90度。腕末端的端板明顯。腕長R值可達4.5公分。R/r = 4.5公分/1.5公分。背板呈小柱體狀,小柱體中央有4~9個介於顆粒體與短鈍棘之間的小鈍棘,但很容易脫落,圍在周圍的小鈍棘較細小,數目介於10~0之間。背板的小柱體可延伸到腕的末端。腹板集中在間輻區,排成數列,緊鄰圍步帶板的一列腹板延伸到腕的中部。腹板也是呈小柱體狀,上面有十多個小棘,也很容易剝落。間步帶區的腹板約30~40個。肛門位於體盤中央,周圍的小柱體比腕基部的小很多。篩板沒有外現,被幾個較大型的小柱體覆蓋,剝除小柱體後,篩板上有許多細溝紋。上緣板18~20個,上面覆滿顆粒體,但頗容易脫落,沒有大棘。下緣板比上緣板略大,上面覆滿介於顆粒體與小棘之間之鱗狀棘,這些鱗狀棘都平臥在下緣板上,少數鱗狀棘較長,下緣板周圍的鱗狀棘較細小。腕部的圍步帶板緊臨下緣板,體盤區的圍步帶板略呈菱形,腕中部以下的略呈五角形。步帶溝適度寬。溝棘排成數列,第1列溝棘有6~8枚,較大,中間兩個較長,後面2~3列溝棘大多2~4枚一組,較短小,有時為溝棘。 |
|
分布: 分布於浙江沿岸,海南島曾採獲一隻標本;日本本州中南部、四國。台灣則分布於南方澳、宜蘭大溪及頭城海域,以及雲林縣泊仔寮均有記錄。 |
|
作者: | 李坤瑄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