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星紫胸魚 - 教育百科
黑 | |
星 | |
紫 | |
胸 | |
魚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黑星紫胸魚 |
英文名: | Stethojulis bandanensis |
描述: 體長形;頭圓錐狀;鰓膜與峽部相連。吻中長;唇厚;口小;上下頜有一列門齒,前端無犬齒。體被大鱗,胸部鱗片較體側大,除眼上方外,頭部無鱗;頰部裸出;腹鰭無鞘鱗;側線為乙字狀連續。D. IX, 11;A. III, 11;P. 14-15;L.l. 25;G.R. 27-30;腹鰭短;尾鰭圓形。幼、雌魚體上半部藍灰色且散布許多細小白點,下半部鱗片基側半邊為暗灰色,外側半邊則為白色;頭部顏色同體色,口角後具一黃斑;在胸鰭基部上方有一小塊紅色斑;在尾柄中央有 1-4個暗色小點。雄魚體色上半部藍色至灰綠色,下半部淡藍色,兩區塊由一條淡藍色細紋區隔;在胸鰭基部上方有一新月型紅色斑塊;頭部具4條藍線紋:最上一條經眼上緣至背鰭基部延伸至尾鰭;第二條由眼後延伸至胸鰭上方;第三條由頜部經眼下緣而向上彎區,經過胸鰭上紅斑而至胸鰭後方;最下方一條在頭腹側。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泛太平洋區,由東印度洋至東太平洋外的島嶼,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台灣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Stethojulis bandanesis (Bleeker, 1851) |
|
形態: 體延長,側扁;成魚的胸鰭基部上方有一紅色區,上半體為藍紅色,下半體為白色,中間具藍縱線至尾鰭,背鰭基底亦有1藍縱線;體長可達15公分。 |
|
分布: 西太平洋。 |
|
生態習性: 棲息於珊瑚礁區的肉食性魚類。 |
|
利用: 供觀賞。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
|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
|
亞目: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
|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
|
科: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黑星紫胸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