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駘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ㄚˇ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一]dài[二]tái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i
解釋:
  1. 劣馬。比喻庸才。
    【例】駑駘
注音:
漢語拼音: dài
解釋:
  1. →駘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i
解釋:
[名]
1.劣馬。《楚辭.宋玉.九辯》:「卻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北周.庾信〈代人致乞致仕表〉:「臣又聞驅奔效駕,先輟於羸駘。」
2.比喻庸才。隋.江總〈勞酒賦〉:「謬陳力而策駘,豈酬恩于暮年。」
[動]
脫除、脫落。《後漢書.卷四二.崔寔傳》:「自數世以來,政多恩貸,馭委其轡,馬駘其銜。」
注音:
漢語拼音: dài
解釋:
參見「駘蕩」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ㄊㄞˊ

1. 脫除、脫落。《說文解字.馬部》:「駘,馬銜󴱾(脫)也。」《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自數世以來,政多恩貸,馭委其轡,馬駘其銜。」

2. 劣馬。《楚辭.宋玉.九辯》:「卻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北周.庾信〈代人致乞致仕表〉:「臣又聞驅奔效駕,先輟於羸駘。」

3. 比喻庸才。《廣韻.上聲.海韻》:「駘,疲也,鈍也。」隋.江總〈勞酒賦〉:「謬陳力而策駘,豈酬恩於暮年。」

㈡ㄉㄞˋ

「駘蕩」:

⑴ 廣大、曠遠。《四聲篇海.馬部》:「駘,駘蕩,廣大皃(貌)。」

⑵ 放蕩、縱放。《集韻.上聲.海韻》:「駘,……駘蕩,散也。」《莊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駘蕩而不得,逐萬物而不反。」

⑶ 景色舒放。《廣韻.上聲.海韻》:「駘,駘蕩,春色皃(貌)。」《字彙.馬部》:「駘,春色舒放為駘蕩。」南朝齊.謝朓〈直中書省〉詩:「朋情以鬱陶,春物方駘蕩。」

⑷ 態度安詳。漢.馬融〈長笛賦〉:「安翔駘蕩,從容闡緩。」

注音: ㈠ㄊㄞˊ ㈡ㄉ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駘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