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糞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ㄕˇㄉㄨㄥˋㄨˋ˙ㄉㄜㄍㄤㄇㄣˊㄆㄞˊㄒㄧㄝˋㄨˋㄖㄨˊ:「ㄋㄧㄠˇㄈㄣˋ」、「ㄋㄧㄡˊㄈㄣˋ」、「ㄇㄚˇㄈㄣˋ」。
  2. ㄏㄨㄟˋ˙ㄉㄜㄖㄨˊ:「ㄈㄣˋㄊㄨ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糞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èn
解釋:
  1. 屎,動物的肛門排泄物。
    【例】鳥糞、牛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èn
解釋:
[動]
1.掃、棄。《說文解字.𠦒部》:「糞,棄除也。」《左傳.昭公三年》:「自子之歸也,小人糞除先人之敝廬,曰子其將來。」宋.陸游〈智者寺興造記〉:「事廢不舉,地茀不糞,棟撓柱腐。」
2.施肥。《禮記.月令》:「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名]
1.屎,動物的肛門排泄物。如:「鳥糞」、「牛糞」。元.馬致遠〈耍孩兒.近來時買得匹蒲梢騎套.四煞〉:「拋糞時教乾處拋,尿綽時教淨處尿。」
2.肥料。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六.農事.營治上》:「劚起宿土,雜以蒿草,火燎之,以絕蟲類,併得為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ù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排泄物,引申為肥料。
  2. [[名] ] 指垃圾。
音讀: hù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掃除、棄除。《說文解字.𠦒部》:「糞,棄除也。」段注云:「古謂除穢曰糞,今人直謂穢曰糞。」《左傳.昭公三年》:「自子之歸也,小人糞除先人之敝廬,曰:子其將來。」宋.陸游〈智者寺興造記〉:「事廢不舉,地茀不糞,棟撓柱腐。」

2. 汙穢。《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糞。」唐.白行簡《李娃傳》:「自秋徂冬,夜入於糞壤窟室,晝則周遊廛肆。」

3. 屎、動物由肛門排泄之物。如:「鳥糞」、「牛糞」。《抱朴子.內篇.黃白》:「陰朝一月,乃以馬糞火熅之。」元.馬致遠〈耍孩兒.近來時買得匹蒲梢騎套.四煞〉:「拋糞時教乾處拋,尿綽時教淨處尿。」

4. 施肥。《禮記.月令》:「可以糞田疇,可以美土疆。」

5. 肥料。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六.營治上》:「劚起宿土,雜以蒿草,火燎之,以絕蟲類,併得為糞。」

注音: ㄈ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糞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