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環境醫學 - 教育百科
ˊ
ˋ
ˊ
  • 漢語拼音 huán jìng yī xu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n jìng yī xué
解釋:
由環境科學與預防醫學結合而成的科學。主要是研究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係,尤其是環境汙染對人類的影響。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環境醫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nvironmental Medicin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環境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研究環境污染對人類健康效應及預防措施,也探索環境污染物在人體內的代謝與病體生理學,查明環境致病因素和致病條件和控制原則與方法;研究環境污染物的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及其對健康損害的早期反應和潛在的遠期效應,為制訂環境衛生標準,進行環境質量的醫學監測、評價和預測提供科學依據。環境醫學的主要內容有環境流行病學、環境毒理學、環境醫學監測公害病及其預防、環境衛生標準等。目前利用現代流行病學方法、分子生物學、毒理學等理論和方法,研究環境污染物引起的臨床變化和檢出高危險人群,為早期診斷提供依據。目前環境質量標準多屬單項的最大容許濃度,而現實環境中的有害因素往往是聯合作用於人體,因此應加強對環境污染物特別是低濃度環境污染物的聯合作用研究。另外,為維持地球的永續發展,尤其應著重污染預防之方法,以防範污染於未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環境醫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