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農民業餘中學(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許國印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農民業餘中學是大陸地區對農民實施中等文化教育的成人學校;為了適應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和農民的要求,農村的縣(區)和鄉鎮陸續辦起了一大批農民業餘中學,成為農民成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農民業餘中學分為農民業餘初級中學和農民業餘高級中學兩部分。業餘初中招收小學程度的青壯年農民學習;業餘高中招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壯年農民及鄉鎮幹部學習。課程設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政治及農業基礎課;教材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統一指導編寫。教學形式以面授為主,自學為輔。教學時間以業餘為主,有少量脫產時間集中複習和測驗。教師是以專職教師為骨幹,兼職為輔;骨幹教師負責部分教學任務及組織管理工作;兼職教師則大都是聘請全日制普通中學的教師、科學技術部門的科研人員及當地的機關幹部等人員兼任。
  農民業餘中學的學員,學完規定的全部課程,經考試合格者,由學校發給畢業證書,作為升學和工作的憑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農民業餘中學(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