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弦樂器 - 教育百科
拉 | |
弦 | |
樂 | |
器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張渝役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拉弦樂器有拉奏樂曲的弓,以及在琴身上的弦,故以之命名。是國樂演奏時,最常見到的胡琴類樂器,就像西洋樂器裡的提琴類樂器。弓本身由竹子製成弓桿,另有馬尾部分。馬尾擦松香之後,磨擦琴弦而出聲。 拉弦的琴身上部裝有調弦用的弦軫,琴桿下方有琴的共鳴箱。這個共鳴箱是發聲體,有橢圓形、圓形兩大類。共鳴箱的一邊包有蛇皮或薄木片,上有琴馬,弓則大多夾在兩弦之間。 目前常見的拉弦樂器有中胡、四胡、高胡、低胡、板胡、革胡、南胡、馬頭琴等。 中胡是胡琴類的中音樂器,類似西洋提琴類的中提琴,常常擔任曲子的和聲或伴奏部分。四胡有四條琴弦。高胡是胡琴類中的高音樂器,琴的共鳴箱較小,琴弦較細。革胡與低胡是現代改良的樂器,分別類似西洋的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也各有四條弦,拉奏時放在地上而不放在身上,弓也不夾在琴弦之間,與西洋提琴持弓方式相似。板胡與南胡類似,但是共鳴箱不是包著蛇皮,而是薄木板。南胡即二胡,是拉弦樂器中最重要的一種。國樂團編制裡胡琴類的演奏者占的席位最多。馬頭琴是蒙古地方最常見的樂器,琴頭雕有馬頭形狀,弓不夾在兩弦之間,琴弦用馬尾製成。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拉弦樂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