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歐洲共同體資訊文獻中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uropean Community, 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作者: 呂寶桂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係由早期的歐洲煤鋼聯營(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簡稱ECSC)、歐洲原子能聯營(European Atomic Energy Community,簡稱EURATOM)以及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簡稱EEC)3個組織合併而成,於1967年成立,設置歐洲共同體委員會統籌行政、圖書館、資訊、電腦等部門業務,並有一主要圖書館位於布魯塞爾,以及許多圖書館與研究機構分別座落於會員國中,以提供不同地點不同使用者之資訊需要,而位於盧森堡的資訊文獻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簡稱CID)則肩負著成員國間有關煤鋼、原子能及經濟範疇等的資訊傳遞任務、同時負責蒐藏科技資料館藏,並兼藏其他核能機構的研究報告,也是美國原子能委員會(U.S.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的寄存圖書館。該中心更重要的角色是共同體資訊政策的執行機構,且扮演政策決策者本身的各會員國間的協調單位。
  提供資訊與傳遞資訊是讓中心最重要的任務,因此在發展文獻資訊系統與資訊處理技術領域有卓越貢獻。在開發文獻資訊系統上,首推歐洲核子文獻系統(European Nuclear Documentation Systems,簡稱ENDS),於1966年正式對外服務,收錄核子能文獻近130,000筆,每年並將數千筆文獻摘要資料分給此系統的使用者。1972年在6個會員國的冶金資訊中心協助下開發完成歐洲冶金資訊系統(European Metallurgy Information System)。同時又與美國的糧食暨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國家農業圖書館(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以及聯邦農業局(Commonwealth Agriculture Bureaux)合作發展全球性的農業資訊系統(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AGRIS)。
  每年,該中心還出版上百種共同體在核能、煤與鋼等範疇的研究技術報告。另外,也出版以5種語文發行的[Eurospectra](雙月刊);介紹共同體各項活動摘要的學刊[Euro-Abstracts]及有關東方核能文獻書目[Transatom]。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歐洲共同體資訊文獻中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