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有 - 教育百科
此 | |
有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asein |
作者: | 方永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此有」是存在哲學家海德格(M. Heidegger, 1889~1976)與雅斯培(K. Jaspers, 1883~1969)用以特指「人類存在」(Human Existence)的字。此有的英文意義為「在那兒」(being there),指出人類存在的特有方式。海德格和雅斯培都認為,對於此有的理解,只能透過人類存在的途徑,而非透過本質的理解。 海德格以為「此有」有三種特性:一是「現實性」(facticity),即是「我」存在一個已經存在的我的世界中,「我」「被擲入」於一個不是由我所製造的世界中。這種「現實性」同時也產生了對於「我」的限制,「此有」因此產生了「焦慮」(angst)。第二種特性是「喪失性」(forfeiture)。此有因淹沒於每日的生活,而背離了它真實存有的實現。在此種情形下,「此有」大部分的時間都生活於「不真實」(inauthentic)的世界中,成為眾人所期待的「他們」或「一個人」。第三種特性即是「存在性」。「此有」不只是既與的、額外的特性,「可能性」才是它的首要特性。「我」過我自己的生活,這生活可說就是一連串的「計畫」,既為將來,也為現在。也因此,「我」的生活是「超越的」。 在雅斯培的分析中,此有所指的也是人類的存在。不過是屬於人存在的第一個層次:在時空中存在的經驗性的對象。除此之外,人還有第二層次「一般意識」(consciousness as such)與第三層次「精神」(spirit)的存在。依雅斯培的觀點,這三個層次都是主體的「統攝者」(encompassing)之「內在的」模式。除了這三種「內在的」模式外,人還有一種「超越的」模式 ,就是「實存」(existence)。每個人都是「可能的實存」,而非「既存的實存」,因此,「實存」是一種「可能性」,不只是經驗、意識或是精神,而是人在面對「超越界」或站在歷史中時所有的自由、開放與真實性。 透過存在哲學家對於「此有」的分析,使得原本探討「客觀存在」的問題轉而到人自己本身所面對的問題上,使得當代哲學問題的探討重點由遙遠的「本體」變成真實的「人類存在」。海德格和雅斯培在對「此有」分析上或有不同,但是他們對於「此有」所具有的「計畫性」或是「超越性」之說明,都可視為對於人的「可能性」的期許,而這點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也饒有意義。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此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