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治絲而棼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崔光宙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治絲而棼之語出[春秋左傳.隱公四年],現在常說成「治絲益棼」。意為做事不得法,越做越壞或越亂。記載魯隱公四年(西元前719年),魯國大夫眾仲回答魯隱公的話說:「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以亂,猶治絲而棼之也。」「棼」為亂絲之意。
  此語歷史典故是:宋殤公即位之時,公子馮(衛國國君合法繼承人)投奔鄭國,鄭國人想立他為宋君,因而宋鄭兩國結怨。後衛國州吁自立為君,為了要報復鄭莊公曾經伐衛之仇,於是派使往宋國遊說:「宋國若討伐鄭國,不但可以除去公子馮的禍害,而且衛國與陳國、蔡國都會追隨貴國。」於是宋、陳、蔡、衛四國聯合出兵圍攻鄭國都城,經歷五天方才退兵。魯隱公就以此事詢問大夫眾仲的看法。眾仲說:「臣只聽過以德服民,沒聽過以亂服民。以亂來解決問題,就像是整理絲時,把它弄得更亂。」這就是「治絲而棼之」的意思。
  中國古代的政治哲學主張「王道」,以德服人;反對「霸道」,以力服人。眾仲「治絲而棼之」的故事是以宋國伐鄭的事實,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因為州吁自立不合傳統國家嗣位的制度,宋國協助這樣的人攻打另一個國家,不合倫理道德,也就是不合王道,結果出師無功,也沒幫成州吁,反而受到主張王道和道德者的譏評,是處理事件不當的一個例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治絲而棼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