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快雪堂 - 教育百科
ˋ
ˇ
ˊ
  • 漢語拼音 kuài xuě tá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uài xuě táng
解釋:
清初涿州馮銓刻叢帖一種,用晉代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墨蹟摹泐為第一帖,築堂儲石,堂名題為快雪,而帖名稱為《快雪堂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快雪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周南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快雪堂是明代學者、藏書家馮夢禎及其族孫馮文昌藏書室名。
  馮夢禎,字開之。明秀水(今浙江嘉興)人。明世宗嘉靖27年生,神宗萬曆33年卒(1548-1605),年58歲。萬曆5年,成進士,官編修,遷南京國子祭酒,為流言所傷辭歸。馮夢禎收藏甚富,而以名畫書帖著稱,因藏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遂名其書室曰快雪堂。馮夢禎為當時著名學者,著有〔快雪堂集〕64卷,〔快雪堂漫錄〕1卷及〔歷代貢舉志〕等作。馮夢禎身後有族孫馮文昌世其業。
  馮文昌,字研祥,由嘉興遷居杭州,諸生,藏書甚富,因得族祖馮夢禎所寶藏之〔快雪時晴帖〕,遂在西湖孤山之麓建〔快雪堂〕以作藏書樓。馮文昌尚珍藏有宋刻〔金石錄〕10卷,手跋其後,又為刻印文曰「金石錄十卷人家」,常鈐於長箋短札、帖尾書頭。凡所藏書多鈐以「馮文昌印」、「馮氏三餘堂收藏」、「馮子玄家藏印」、「平安館印」、「馮氏圖書」、「馮印文昌」、「文字之祥」、「君家其昌」、「快雪堂圖書」諸印。藏書流散後,為阮元、潘景鄭等人所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快雪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