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滴灌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rickle or Drip Irriga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滴灌為新近發展出之灌溉方法,本灌溉系統正常皆附有若干控制裝置,以控制水壓、水分過濾,並可兼具施肥,殺草劑供給之用。此種灌溉方法因水分用量甚少,故水中可溶鹽濃度較高仍可利用,且所須要的水壓,亦不必甚高,正常者為0.4至1kg/cm2而正常之噴灑灌溉則需要1至88kg/cm2,亦有若干種滴灌控制器之設計,作週期性加壓,以防止滴管阻塞,又因為所施用之水可以小型軟質膠管帶有滴水裝置者,藉水滴向下滴灌以濕潤接近植物根部局部土壤,且植物根圈部份水分張力低,植物能充分利用供給之水分為約有90%可有效於植物生長,在乾燥地區或受地形限制,其他灌溉方法皆不適用時,不失為良好灌溉方法。至於灌水方式可採用連續灌溉或按需要而採用間歇灌溉,基本目的在求植物根圈能維持經常性的濕潤。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滴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