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特殊效果機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pecial Effects Generator,簡稱 SEG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特殊效果機是一個以類比(Analog)原理處理電視視訊,產生多種畫面特殊效果(Special Effects)的電子器材。此類設備除了能以切(Cut)、溶(Dissolve)、或淡入/淡出(Fade in/ Fade out)等方式處理畫面切換之外,並能產生以下幾種特殊效果:
  (一)疊(Superimposition,簡稱Super):是一種將2個或多個視訊在畫面上重疊呈現的效果,類似於攝影的重覆曝光的感覺。有時可以利用此種功能在實景畫面上疊印上字幕。
  (二)鑲入(Key):是以電子化的方式將畫面上的一部分去除,並以其他畫面取代的畫面結合效果。此2個結合畫面的關係有似於鑰匙及鑰匙孔一樣,在主畫面上開一孔(鑰匙孔),再以另一畫面(鑰匙)插入。通常字幕的呈現均採此種方式,與前述疊的差別在於鑲入的效果之主畫面與鑲入之畫面並不重疊。 
  (三)去色鑲入(Chroma Key):此種效果與前述的鑲入類似,但是其原理是將主畫面上的某一特定色調(Chroma)與明暗度(Luminance)的部分切除,另以其他畫面取代而成,因此稱為去色鑲入。一般而言,標準的切除色(去色)是青(藍)色,但是亦可利用他種顏色。在實際運用最多的例子,便是演員在影棚的藍板或藍幕前演戲,將藍色部分去除代以其他景物,便如同演員身臨現場一般。
  (四)畫(Wipe):相異於前3種效果是用於結合畫面,畫或可稱為推換,是一種畫面切換的特殊效果,乃利用電子方式用後出現的畫面將先前的畫面推換。推換的方式有非常多種,例如由左推右、由上推下、由內推外等。
  以上的畫面切換與畫面結合效果為特殊效果機所具備的基本功能,均是以類比方式電子化處理視訊,相較於現今數位化特殊效果(Digital Video Effet,簡稱DVE)的多樣化,特殊效果機實只能稱為一種普通效果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特殊效果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