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理性主義 - 教育百科
學 | |
術 | |
理 | |
性 | |
主 | |
義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cademic rationalism |
作者: | 潘世尊 |
日期: | 2012年10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術理性主義(academic rationalism)有其長遠之歷史,認為先哲所創造某些真知卓見乃人類理性活動的結晶,其價值不會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減弱,且可做為個體行動之引導。因此,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傳遞這些具永恆價值之知識及發展學習者的理性。透過這些知識與理性的運作,人們自能做出合理性(rational)的判斷與形成適當之行為,且可讓自身之理性得到進一步發展。而由於這些真知卓見常以學術性學科知識的型式存在、或存於前人所著「經典」之中,教育的內容因而應為學術性學科或經典中的知識。至於教育的方法,學術理性主義強調教師的講述與詰問及學習者理性的運用,如自我反思與探究。因透過這些方式,學習者不但可獲得具永恆價值之知識,其理性還可得到進一步發展。 美國學者Mortimer J. Adler(1902-2001)於1980年代領銜推動之派代亞計畫(Paideia Proposal)與芝加哥大學校長Robert M. Hutchins (1899-1977)於1930年代所推動閱讀百本經典巨著(Great Book)方案,可說都蘊涵學術理性主義之精神。英國學者Paul H. Hirst(1927~)於1960及1970年代所倡導之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強調學習者應透過科學、數學、歷史、道德、美學(文學和藝術)、哲學與宗教等七種不同知識形式(forms of knowledge)之學習和探究,以能做出合理性的判斷及使理性得到發展之主張,同樣為學術理性主義之反映。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術理性主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