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功能性文盲 - 教育百科
ˊ
ˋ
ˊ
ˊ
  • 漢語拼音 gōng néng xìng wén má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ōng néng xìng wén máng
解釋:
雖曾受過教育,但基本的讀、寫、算術能力仍有困難,不足以應付生活所需的人,稱為「功能性文盲」。如識字不少,卻看不懂一篇文章,或到銀行不會寫提款條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功能性文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unctional Illiteracy
作者: 黃富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功能性文盲係指個人所具有的讀、寫、算能力或其他重要知能,無法使其在所處的團體或社會中作有效地運作。此一名詞係由功能性識字衍生而來,通常用以泛指在現代社會中,不具有扮演適當社會角色所必需的知識與能力者。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給功能性文盲所作的界定為:「個人的識字水準使其無法在團體或社會中有效地運作,並且不能繼續使用讀、寫、算以達成自我及社會發展的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功能性文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