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秧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āng jī |
解釋:
動物名。鳥綱鶉雞目。形似雞而較小,嘴長於頭,白頰短尾,背黑色,棲息水田,及沼澤附近的草地。食小蟲魚,鳴聲如擊柝,能游泳,腳長,趾多細長,善疾走,多於秋冬見之。也稱為「水雞」。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秧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秧雞 |
英文名: | Rallus indicus |
描述: 額部、頭頂至後頸黑褐色,羽緣橄欖褐色;背、肩、腰、尾上覆羽橄欖褐色,綴以黑色縱紋;眉紋灰白色,過眼紋灰褐色;飛羽暗褐色,外側翼上覆羽橄欖褐色,通常羽端微具白色斑紋或白點端斑;腹部中央灰黑色,有淡褐色的羽端斑紋,兩和尾下覆羽黑褐色,有白色橫斑紋。雌鳥體羽顏色較暗,額和喉幾乎白色;虹膜紅褐色;喙幾近紅色,嘴峰角褐色,先端灰綠色;跗蹠肉褐色。幼鳥背面色晦暗,頭和腹面皮黃色或白色,其上有褐色至黑色條紋,兩皮黃有暗褐色至黑色條紋,尾下覆羽皮黃色。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非洲北部。臺灣多見於低地平原的濕地。 |
|
作者: | 顏重威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