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孔蝕數,穴蝕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vitation number
作者: 吳重雄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黏性流體之運動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模式,一種稱為層流(laminar flow),另一種稱為亂流(turbulent flow),兩種模式的發生條件可用Reynolds數R來判斷,其定義為R=VLρ/μ,其中V表示流體的特性速度(characteristic velocity);L表示特性尺寸(characteristic dimension);而ρ及μ各表示流體的質量密度及黏性係數。同樣地,流體流經一物體時,有時會產生汽袋(cavitation pocket),此即所謂孔蝕(cavitation)。會與不會產生汽袋亦有一參數(parameter)可供判斷,此參數即被稱為孔蝕數(cavitation number),其定義為 ,其中p0表示某參考點的絕對靜壓力(absolute static pressure),pν表示流體的蒸氣壓(vapor pressure);ρ表示流體的質量密度;ν0表示流體相對於物體的速度。若令Ki=(p0-p)/(ρν20/2),其中p表物體上某一點的壓力,則K<Ki時,該點不會有孔蝕現象發生,K≧Ki時,該點便會發生孔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孔蝕數,穴蝕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