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阜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土山。
    【例】土阜
  2. 豐厚、旺盛、盛多。
    【例】物阜民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土山。漢.劉熙.《釋名.釋山》:「土山曰阜。」《文選.張協.七命》:「登翠阜,臨丹谷。」
2.大陸。《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漢.毛亨.傳:「大陸曰阜。」
3.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旺盛。《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叔在藪,火烈具阜。」漢.毛亨.傳:「阜,盛也。」
2.豐厚。如:「物阜民豐」。《國語.周語中》:「不義則利不阜,不祥則福不降。」
3.肥碩、壯大。《詩經.秦風.駟鐵》:「駟驖孔阜,六轡在手。」漢.毛亨.傳:「阜,大也。」
4.安康。唐.錢鏐〈投龍文〉:「自統制山河,主臨吳越,民安俗阜,道泰時康。」
[動]
使豐富。《孔子家語.卷八.辯樂》:「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大陸。《說文解字.𨸏部》:「阜,大陸,山無石者。」《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漢.毛亨.傳:「大陸曰阜。」

2. 土山。漢.劉熙《釋名.釋山》:「土山曰阜。」晉.張協〈七命〉:「登翠阜,臨丹谷。」

3. 肥碩、壯大。《詩經.秦風.駟鐵》:「駟鐵孔阜,六轡在手。」漢.毛亨.傳:「阜,大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王聞之曰:『韓氏其昌阜於晉乎!辭不失舊。』」晉.杜預.注:「阜,大也。」

4. 豐厚。如:「物阜民豐」。《國語.周語中》:「不義則利不阜,不祥則福不降。」《後漢書.卷五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劉陶》:「夫欲民殷財阜,要在止役禁奪,則百姓不勞而足。」

5. 使豐富。漢.揚雄《法言.孝至》:「君人者,務在殷民阜財,明道信義。」《孔子家語.卷八.辯樂》:「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6. 旺盛。《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叔在藪,火烈具阜。」漢.毛亨.傳:「阜,盛也。」《紅樓夢》第三回:「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

7. 安康。唐.錢鏐〈投龍文〉:「自統制山河,主臨吳越,民安俗阜,道泰時康。」《宋史.卷一三三.樂志八》:「何以格之?永爾康阜。」

8. 二一四部首之一。

注音: ㄈ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阜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