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倦怠 - 教育百科
職 | |
業 | |
倦 | |
怠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urn-out |
作者: | 林蔚芳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職業倦怠又稱為工作倦怠。最早係佛洛依頓伯格(Freudenberger)於一九七四年提出,用來描述專業助人工作者身心耗竭(exhaustion)的現象。有學者認為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包括工作負荷太大;過度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或是因應付工作壓力及挫折的結果。也有學者認為職業倦怠是工作動機改變或對工作感到厭倦的結果。由於職業倦怠的研究多屬於實徵的研究,迄今尚無一套完整的理論來界定職業倦怠的涵義。然而綜合各家立論,可以發現職業倦怠具有下列幾個重要性質: 1.職業倦怠經常發生在助人工作者身上,也有可能發生在各行各業的工作者身上,其結果會危及個人、服務對象及機構的福祉。 2.職業倦怠是工作情境與個人特質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導因於工作壓力,且與個人的感覺、態度、動機及期望密切相關。 3.職業倦怠產生身心交瘁的現象,其症候與結果是多層面的,包括生理、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產生負向的工作情緒,缺乏工作價值及成就感及對工作無法投入等結果。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職業倦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