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氏蛇鰻 - 教育百科
艾 | |
氏 | |
蛇 | |
鰻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艾氏蛇鰻 |
英文名: | Ophichthus lithinus |
描述: 全長為頭長的10.1-11.6倍;全長為鰓孔位體高的34.0-38.7倍;全長為軀幹長的2.5-2.6倍。從眼後方項部起到尾部,沿著體背側,披覆著寬窄不等下垂的鞍狀斑塊;頭部感覺孔明顯;前鼻孔為管狀,後有一肉質突起;背鰭起點約於胸鰭中端,背、臀鰭於近尾端處略高揚;平均脊椎骨組成:11-67-150,總脊椎骨數為149-150。本種係由 Jordan and Rechardson 兩位學者於1909年,在打狗港(今高雄港)附近的市集購得兩尾標本而命名之,亦是首次以台灣為模式地發表的新種蛇鰻。另外,本種體背側所覆的斑紋,與另外一種鬚唇短體蛇鰻 (Brachysomophis cirrocheilos) 極為相似,而經常被誤鑑;這兩種一般可藉由唇部是否有鬚以及頭部側面觀的外形,來加以區別之。 |
|
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西部,包括台灣東部、南部及澎湖等海域。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