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莎莉,克麗斯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arry, Christine (1947-)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美國芭蕾舞者,她生於加州的長堤,首先在出生地隨瓦勒里.司樂維(Valerie Silver)及卡美里塔.馬哈奇(Carmelita Maracchi)學舞,接著到紐約向里查.湯馬士(Richard Thomas)及芭芭拉.法里絲(Barbara Fallis)請益。她首次獻藝是在羅勃.傑弗瑞芭蕾舞團(The Robert Joffrey Ballet),接著從1964年到1970年和1971年到1974年期間在美國芭蕾舞劇院(the American Ballet Theatre)演出。她在《柯比莉亞》(Coppelia)及阿妮.德.米勒(Agnes De Mille)所編的《牛仔》(Rodeo),舞劇中擔任首席舞者,但是使她一炮而紅,享譽盛名的機緣則是在編舞家丹尼士.納哈特(Dennis Nahat)所作的《改天》(Some Time, 1972),伊里耶特.菲爾(Eliot Feld)的作品《先驅》(Harbinger, 1967)及《午夜》(At Midnight, 1967)等舞劇。從1969 年到1971年她曾參與菲爾工作室、美國芭蕾舞團和伊里耶特.菲爾芭蕾舞團的演出。在第一個舞團□,她演出伊里耶特.菲爾所編的《被遺忘的一首詩》(A Poem Forgotten, 1970),《巴黎行列》(Cortege Parisien, 1970),《早晨之歌》(Early Songs, 1970),《浪漫曲和怪人》(Romance and Eccentrique, 1971)及《間奏曲》(Intermezzo, 1969)。她晚年較為叫座作品都是和菲爾搭擋的一系列高拋雙人舞。在菲爾芭蕾舞團,莎莉演出他所編的《美國變奏曲》(Variation on 'America'),《空中足音》(A Footstep of Air, 1977),《半場》(Half-Time, 1978)及《外敷香膏》(Anatomic Balm, 1980)。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Jacqueline Challet-Haas《Terminologie de la Danse Classique》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莎莉,克麗斯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