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莎樂美之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alome, Dance of
作者: 張素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Salome一字相等於希伯來文的Shalom,本為歡迎之意。此儀式舞蹈是巴比倫《伊師塔面紗舞》(Dances of the Veils of Ishtar)後來的翻版,《伊師塔面紗舞》即Esther或Istar´s dance,具有多層象徵意義,其中之一與靈魂重生有關,而七層面紗乃意指物質世界的七種罪惡。「莎樂美」一詞常使人與被曲解的新約聖經傳說聯想在一起,以為是一個衣著暴露的年輕女子,手捧血淋淋的首級一起跳舞。據載,莎樂美是希羅底(Herodias)與腓力(Herod Philip)之女,希羅底與丈夫離婚,嫁給夫兄希律(Herod Antipater),施洗約翰(John the Baptist)因責備希羅底的婚事而被打入牢獄;按新約聖經,莎樂美在希律生日那天為他跳舞,條件是要希律答應她所要求的任何事物,而莎樂美也要聽希律的話,她要希律割下施洗約翰的首級,用盤子端來。有些美術家以此為題材,例如Gustave Moreau的Salome Dancing Before Herod(1876),Benozzo Gozzoli的The Dance of Salome(1461);另有一些舞蹈家的舞蹈作品,例如莫德阿蘭(Maude Allan, 1883-1956)的莎樂美之舞(Dance of Salome),瑪莎葛蘭姆的(Martha Graham, 1894-1991)的希羅底德(Herodiade)等等。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Dance As Religious Studies》、《西洋文學辭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莎樂美之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