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釤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ㄐㄧㄣ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shānsh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n
解釋:
[名]
長柄的大鐮刀。唐.韓愈〈鳳翔隴州節度使李公墓誌銘〉:「鑄鎛、釤、鉏、斸,以給農之不能自具者。」
[動]
割、劈。《抱朴子.外篇.博喻》:「猶釤禾以討蝗蟲,伐木以殺蠹蝎。」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遠的破開步將鐵棒颩,近的順著手把戒刀釤。」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n
解釋:
[名]
1.(samarium,Sm)化學元素。原子序62。灰白色金屬,質硬,主要與其他稀土元素存在於獨居石中。在空氣中會被氧化,具有高度吸收中子的能力。可用於核反應爐操縱桿及吸收中子等工業用途上,亦可供雷射材料、紅外吸光玻璃、催化劑及電子、製陶工業用。
2.姓。如明代有釤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ㄕㄢˋ

1. 長柄之大鐮刀。《玉篇.金部》:「釤,大鎌也。」《抱朴子.外篇.逸民》:「推黃鉞以適釤鎌之持,撓華旗以入林杞之下乎?」唐.韓愈〈鳳翔隴州節度使李公墓誌銘〉:「益市耕牛,鑄鎛、釤、鉏、斸,以給農之不能自具者。」

2. 割、劈。《抱朴子.外篇.博喻》:「猶釤禾以討蝗蟲,伐木以殺蠹蝎。」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遠的破開步將鐵棒颩,近的順著手把戒刀釤。」

3. 銳利。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詩:「我初到此未三十,頭腦釤利筋骨輕。」唐.皮日休〈公齋四詠.新竹〉詩:「圓緊珊瑚節,釤利翡翠翎。」

㈡ㄒㄧㄢ

古刀名。《集韻.平聲.鹽韻》:「釤,刀名。」

㈢ㄕㄢ

1. (samarium,Sm)化學元素。原子序62。灰白色金屬,質硬,與他類稀土元素存於獨居石中。於空氣中可被氧化,具高度吸收中子之能力。可用於核反應爐操縱桿及吸收中子等工業用途上,亦可供激光材料、紅外吸光玻璃、催化劑及電子、製陶工業用。

2. 姓。如明代有釤資。

注音: ㈠ㄕㄢˋ ㈡ㄒㄧㄢ ㈢ㄕ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釤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