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江崎氏扁泥蟲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江崎氏扁泥蟲 Mataeopsephus esakii Nakane, 1964 扁泥蟲的成蟲體型不大,體色黯淡且活動較隱密,一般人不容易發覺,但是他們的幼蟲在溪流中是很常見的水棲甲蟲。江崎氏扁泥蟲所屬的扁泥蟲亞科的幼蟲體型較圓,腹部腹面具有5~6對睫毛狀的鰓,前胸背板則可看到兩個左右對稱的三角形山形縫線。其它亞科的幼蟲有的只有腹部末端有可伸縮的鰓,有的僅在腹部腹面具有4對睫毛狀鰓,可資區別。 江崎氏扁泥蟲的成蟲體長約4.5~5mm,身體扁平,全身黑褐色,前胸有兩個暗紅褐色的斑點;頭部露出於前胸背板外,觸角為絲狀;雌蟲體型略大於雄蟲。幼蟲腹部有5對鰓,生活在山區乾淨的溪流中,同屬的臺灣扁泥蟲(M. taiwanicus Lee, Yang and Brown)的幼蟲則有6對鰓,體型較大,棲息的環境從乾淨的山區溪流上游到平地稍受污染的溪流中游都有。老熟幼蟲會在水線以上的石頭下化蛹。 臺灣特有種,主要分佈在北部山區溪流。成蟲偶可見於溪流附近大石頭水面以上部分的陰暗面。趨光性不若同屬的臺灣扁泥蟲。本種模式標本存放於日本九州大學,照片可見本館數位博物館之昆蟲模式標本區。 http://emuseap.nmns.edu.tw/DigiMuse/NewModuleType.aspx?ObjectId=0900000181d6f9a1&ParentID=0b00000181d6f98c&Type=type_minsect&Part=2-2&Domin=z&Field=i1&TypeKind=
知識 1:
幼期水生﹝成熟期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江崎氏扁泥蟲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科名: 扁泥蟲科
中文亞科名: 扁泥蟲亞科
拉丁種小名: esakii
拉丁亞科名: Psepheninae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Psephenidae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屬名: Mataeopsephus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鞘翅目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拉丁綱名: Insect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江崎氏扁泥蟲
英文名: Mataeopsephus esakii
描述:
Mataeopsephus這一屬觸角絲狀;頭盾較長,且向前反轉;雄蟲的腹部腹板第七節端部具兩團長刺毛;跗節並無明顯特化;此種體型較小,小於5.0 mm;身體呈黑褐色,前胸背板兩側具一對暗紅色斑。
分布:
作者: 李奇峰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