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椰子蟹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椰子蟹Birgus latro是最大型的陸寄居蟹類,成體重量可達1~6 kg,頭胸甲前部(shield)最長的紀錄為74.9mm。椰子蟹於小時後是一種典型的寄居蟹,但當其頭胸甲寬成長到約1公分,牠們便放棄了負殼的習性;成體的腹部有長出甲殼保護。椰子蟹的體色變異大,眼及觸鬚為深褐色,頭胸甲為紅色或淺紫紅色~深藍紫色,偶爾呈黑色。棲息於礁岩洞穴,椰子樹基部的洞穴,石灰岩及火成岩大石塊的裂縫中,或露兜樹叢中;夜晚外出覓食。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間熱帶島嶼的海岸、日本琉球、以及台灣。 椰子蟹是少數被列入保育類的無脊椎動物,體型碩大,卻因此成為人類捕食的對象。臺灣墾丁的椰子蟹幾乎絕跡,綠島及蘭嶼也僅餘極少的數量,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對牠們造成嚴重衝擊,例如:椰子蟹孵化於海中,成熟時期會從大海朝陸上遷移,於生育時期回到大海,而綠島環島道路橫跨了椰子蟹的遷移路徑;還有其棲息地海岸林遭到破壞、盜獵等。
知識 1:
不詳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椰子蟹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陸寄居蟹科
棲所環境: 礁石區
拉丁種小名: latro
中文綱名: 軟甲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Coenobitidae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學域-大分類: 動物-節肢動物類
拉丁屬名: Birgus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East coast of Africa
台灣分布地點: 蘭嶼
中文目名: 十足目
拉丁目名: Decapoda
拉丁綱名: Malacostrace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椰子蟹
英文名: Birgus latro
描述:
此屬僅有此一種類。中文俗名又稱椰子蟹或強盜蟹,俗名由來是因為早期的自然觀察者認為此種寄居蟹有偷食椰子的行為。椰子蟹目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節肢動物之一,有個體可達5公斤重。此種類以往在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區域數量繁多,但因肉質鮮美,近50年來多被捕食以致族群量急遽衰減,現在已被IUCN列為瀕臨絕種的生物。椰子蟹腹部並不發達,且藏在頭胸部下方,加上尾部鈣化,因此不需背負貝殼到處行走,而且可離水生活。
分布:
分佈範圍從非洲東部包含印度洋北面及部分安達曼海海域,往東直至太平洋上的玻里尼西亞群島與復活島。分佈區域以海島型國家或地區為主。
作者: 海大海生所甲殼類實驗室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相關閩南語 八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