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擊性行為 - 教育百科
攻 | |
擊 | |
性 | |
行 | |
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ggressive Behavior |
作者: | 沈六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攻擊性行為指任何企圖傷害別人或損毀物件的破壞性行為,是一種反社會的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如強盜謀財害命、謀殺等。在此之外,尚有「認可的攻擊性行為」(sanctioned aggression),不在社會規範之內,但在行為者的權限之內,並不違反道德標準。如婦女遭遇色狼侵襲,為了自衛而反擊一名欲傷害他的嫌犯。這種為了自衛而產生的攻擊性行為,在法律上屬於正當防衛,就是一種「認可的攻擊行為」。 攻擊性行為的主要原因,在於過去的學習經驗。幼兒會直率地表現其情緒行為,如受到挫折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即大哭,揮動手臂,擊打東西;但漸長後,人類就學會在某種情境下表現出攻擊性行為,而在某種情境下壓抑憤怒的情緒,抑制攻擊性行為;也學會應該對某種人(如強盜)施加攻擊,而對某種人(如警察)則不可。 攻擊性行為對人與社會結構具有嚴重的傷害性。因此任何社會皆在設法減少攻擊性行為。常用的阻止攻擊性行為的方法有懲罰、降低挫折、學習抑制自己的衝動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攻擊性行為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