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動行為塑造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utoshaping
作者: 王文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自動行為塑造」與「行為塑造」(shaping)不同,後者係指使用辨別增強和逐步漸近法,促使出現期望的反應的過程;而自動塑造則指動物的一些行為似乎是自動塑造的,並不必透過刻意安排的行為塑造歷程。布朗(P.L. Brown)與任金斯(H.M. Jenkins)發現,若不管鴿子正在做什麼,在固定時距予以增強,且若圓盤是在增強物出現之前呈現,則鴿子也會表現啄圓盤的行為。問題是啄圓盤的反應與食物的增強無關,亦即鴿子從未被增強做此行為時,何以會啄圓盤?有人把這種自動塑造比擬為迷信行為,因為呈現食物之前鴿子正在啄圓盤,所以啄圓盤將維持像迷信的反應一樣。亦有人將之視為古典制約的現象,即呈現的圓盤成為一個次級增強物,因為它接近食物這個原級增強物所致。
  但有人不接納上述的解釋,而將之視為本能的行為類型,即在高驅力狀態時,動物的某種行為(如啄)很容易被任何刺激(如圓盤)引發,以解除壓力;因此鴿子啄圓盤只是在於引發(在這種環境之下有高機率的發生可能性的)本能行為。如果吾人接受自動塑造的本能解說,則可說完全沒有發生學習。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動行為塑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