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衛生室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ealth Room
作者: 林武雄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衛生室為我國臺灣地區為辦理偏遠、山地與離島等醫療資源缺乏地區公共衛生及簡易保健服務工作而設立的基層衛生單位,係選定人口聚落在一千五百至一萬五千人之間的社區,其區內缺乏醫療保健設施,而地方人士參與意願較大,又能提供二十五至四十坪土地興建房舍者,設置衛生室,在衛生所的指揮、監督與協助之下,提供基層衛生保健服務。臺灣地區自民國三十七年(1948)起開始設置山地衛生室一百二十所,至民國五十七年增至二百一十六所,到民國七十年,則更大幅增設平地村落衛生室共計四百零四所,截至民國八十二年(1993)七月底止,共設置五百二十二所村里衛生室。目前配合中央之第二期醫療網計畫,將不再興設衛生室,而以現有衛生室採用基層保健服務的工作模式,將現有衛生室功能不彰者與地點設置不當者加以調整。
  每個衛生室設置公共衛生護士二名(其中一名須兼具助產士資格),配合衛生所辦理居家護理、老人復健、婦幼衛生、家庭計畫、傳染病預防接種、緊急救護、營養指導、家戶環境衛生指導、健康諮詢、衛生教育、產前產後檢查、接生(本項工作限有助產士資格者才能執行)、新生兒與嬰幼兒保健服務、家庭訪視等工作。
  衛生室設有衛生檢驗(疫)醫療器材、健康檢查儀器、視聽器材、生化檢驗器械、急救等簡單藥材、衛生教育資料與辦公器材等設備,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以因應當地基層醫療保健之需要,同時做好初級預防、緊急救護及醫療保健等服務工作,滿足偏遠、山地與離島等民眾就醫之需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衛生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