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僨 - 教育百科
僨 |
|
- 部首 人
- 部首外筆畫 12畫
- 總筆畫 14畫
- 漢語拼音 fè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èn |
解釋:
[動] 1.倒仆。《左傳.隱公三年》:「庚戌,鄭伯之車僨于濟。」《呂氏春秋.似順論.慎小》:「明日有人能僨南門之外表者,仕長大夫。」 2.覆敗、敗壞。《禮記.大學》:「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3.參見「僨興」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僨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倒仆。《說文解字.人部》:「僨,僵也。」《左傳.隱公三年》:「庚戌,鄭伯之車僨於濟。」《呂氏春秋.似順論.慎小》:「明日有人僨南門之外表者,仕長大夫。」 2. 覆敗、敗壞。《禮記.大學》:「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元史.卷一五三.列傳.王檝》:「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軀報國,今既僨軍,得死為幸!」 3. 動起、奮起。如:「僨興」。《左傳.僖公十五年》:「張脈僨興,外彊中乾。」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九.如是我聞三》:「夫金石燥烈,益以火力,亢陽鼓盪,血脈僨張,故筋力似倍加強壯。」 |
|
注音: | ㄈㄣ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僨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