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使用者調查 - 教育百科
使
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ser survey
作者: 葉乃靜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使用者調查或常見的另一個名詞「使用者研究」源自對使用者經驗的重視。這樣的認知經過典範轉移的過程才逐步確立其重要性。所謂典範轉移的過程指的是,由系統的角度轉變為由使用者的角度,看待系統或服務等之設計。也就是由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為創意開發與應用的指引。在圖書資訊學領域中,無論是學術研究或是圖書館實務工作,使用者導向的觀點,可能會提出以下的問題,資訊使用者對系統、資訊、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是什麼?資訊使用者如何使用系統、資訊和服務?為什麼這麼使用?傳統圖書館的讀者調查、系統評估,或是人機介面的研究或網站優使性(usability)調查等,都是設計師重視使用者經驗希望獲得使用者相關資訊,得到客觀的觀點,作為設計之基礎。目前在電腦產業已有「使用者經驗工程師(user experience engineer)」的職稱,或是使用者經驗設計(user experience design)概念,工作內容旨在對公司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使用者調查。  使用者調查泛指瞭解使用者所應用方法以及施測和結果分析等一系列的過程。使用者調查的方法很多,例如田野調查法、焦點團體訪談法、深度訪談法、大聲思考法、眼動儀追踪法、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等。因為網路的普及,網路調查法也日益受重視。不同的調查工作涉及方法論的差異,也因此各有優缺點。方法的選擇以調查的目的為依據,因應不同環境、資源和時間、設計研發階段採用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多元方法並用,以獲取較為完整和精確的使用者經驗資料。只是在應用時需了解各種工具的優缺點,才能在調查時選擇合適的工作。 唐聖凱(2010)。設計講座aka專題討論(design speeches):唐聖凱先生演講。上網時間:2010年10月17日,檢自http://designspeeches.blogspot.com/2010/10/m9910105-m9910112-m9910113-m9910114.htmlMax(2010)。Usability Notes優使性筆記本。上網時間:2010年10月26日,檢自http://www.usabilitymax.com/
參考資料:
唐聖凱(2010)。設計講座aka專題討論(design speeches):唐聖凱先生演講。上網時間:2010年10月17日,檢自http://designspeeches.blogspot.com/2010/10/m9910105-m9910112-m9910113-m9910114.htmlMax(2010)。Usability Notes優使性筆記本。上網時間:2010年10月26日,檢自http://www.usabilitymax.com/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使用者調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